“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。”这是《小王子》中的一句话。的确,我们终日步履匆匆,甚至忘记去生命中的朝晖夕阴、花谢花开,而仪式感作为中的一抹亮色,是不可或缺的。
仪式感是一种心理暗示:用手机拍下的饭菜,记录的是一路走来的点滴欣喜,也是在努力拼搏间隙对自己的小小犒劳;而响彻山村的国歌,则在一颗颗稚嫩的童心中种下了家国之情的种子。
仪式感由心而生。东篱之下,陶渊明的酒杯盛不下折腰方能换得的五斗米,他挂冠而去,与秋菊南山进行一场诗酒对话;夜色之中,李白举杯邀月,随花起舞,流传千古的审美意象由心灵生发。
仪式感为爱存在。当你见到幼小的孩子面对生日蛋糕拍掌欢笑时,当你见到年轻的学生在毕业典礼上依依惜别时,当你见到热恋的男女在婚礼上相视而笑甚至激动得相拥而泣时……请不要以为那是矫情做作,那是仪式感激发出的生命的激情。
物极必反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有一些仪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内涵。不知道朋友圈一幅幅美食照片的背后,是否是饭桌旁一张张不苟言笑的脸?过度的消费和自我狂欢之下,仪式渐渐失去了本当拥有的力量与内涵。
仪式虽然可能有别人参与,本质上却是自己的。每个人尽可在自己的仪式感中优雅栖居,感受这一天、这一刻的不同,享受生活丰富而多样的美。